隨著年齡的增長,不少人身上會有特殊的氣味,通常被稱為“老人味”。老人味多由自身體質決定,還有些老人疏于打掃房間、清洗衣物,也會讓身上帶有特殊的讓人感覺不舒服的異味。那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養老網為您解答。
“老人味”的元兇原來是它
許多人擔心,自家老人身上出現的這種難聞體味,是老人健康出現問題的表現,這點您可以放心,大多數情況下,老人味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這種氣味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越發明顯,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,都要拜一種名叫雙乙酰的物質所賜。因此,老人味并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,而是人體自然分泌的化學物質造成的現象,據研究顯示,雙乙酰這種物質在人體內普遍存在,并且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,在人們三四十歲時,雙乙酰的含量達到峰值。
而另一項來自日本皮膚專家的研究報告顯示,雙乙酰是由2-壬烯醛氧化而來,2-壬烯醛在我們40歲以后分泌量會越來越高,而不論是雙乙酰還是2-壬烯醛,都含有特殊氣味。隨著人年齡增長,身體代謝能力就會下降,體內分泌出的這些容易產生異味的物質難以及時代謝干凈,在身體里積攢多了,老人臭就會一直存在。
“老人味”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?
1. 2-壬烯醛
根據日本皮膚科專家的一項研究顯示:從 40 歲左右,人們的身體氣味便開始含有較高濃度 的“2-壬烯醛”,它的分泌量會隨著衰老而增加。該研究還表示,“2-壬烯醛”有著油脂味和雜草味混合的特殊氣味。這種物質往往在代謝中,從人的汗腺中散播。而老人走動少,在密閉的環境中很容易讓氣味堆積。
2. 人體表面微生物群
除了2-壬烯醛,人體表面的微生物群如真菌、細菌等的分解,也會產生氣味。很多中老年人由于洗澡次數少,不注意個人衛生,皮膚表面死皮不斷堆積,也會加劇這種“老人味”的散發。
另外,一些經常吸煙喝酒的男性,口腔清潔不到位的話,也會影響身體的體味。還有,絕經后的女性由于雌性激素減少,也會使得“老人味”出現或者加重。
3. 皮膚抵抗力下降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皮膚的抵抗力也開始下降,這就增加了老年人皮膚感染的可能性,容易出現濕疹、皮炎、潰瘍等皮膚病,清潔治療工作不到位的話,也會散發異味。
4. 藥物代謝
很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后,常常處于“多病共存”的狀態,比如有很多老人就同時患有高血壓病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,這就免不了每天需要服用數種藥物,而這些藥物之間在代謝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氣味,通過呼吸散發出來。
老年人少做3件事,減輕“老人味”
少吸煙
吸煙有害健康,對老年人來講,更是傷害身體,如果你常年有吸煙習慣,就算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,也勸你最好去醫院做個全身檢查,尤其是肺部,了解自己肺臟和身體的健康狀況,不要等出現問題,才知道糾正。另外,香煙中的主要成分——尼古丁和焦油,包括其它有害物質,進入體內,是會影響血液循環速度的,還會破壞血管壁,增加血管中的雜質,加快衰老速度,身上的氣味也會越來越明顯。
少吃高熱量食物
老年人自身代謝變慢,消化能力減弱,所以飲食上,最好吃一些清淡,容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蔬果、多喝水,像味道較重的蔬菜比如大蒜、韭菜等,可以吃,但食用后口中的味道,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會散去。那么高熱量類食物,比如魚肉、紅燒肉等,老年人食用,不僅增加脂肪,難以消化,還會導致口臭。